Username:  Password: 
Remember Me | Forgot Password 
腸胃肝臟科
手腳冰凍、容易心跳、氣喘和

癌症第二大殺手

大腸癌

撰文:臨床腫瘤科專科施惠民醫生

 

 

根據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 (ICD-10),腫瘤位於結腸及直腸 / 肛門的癌症,總稱為結直腸癌(俗稱「大腸癌」)。大腸癌是本港癌症中佔第二位,僅次於肺癌,而死亡率則高居第三位。腫瘤生長於結腸部位較直腸部位為多,比率為6:4。患者以男性居多,比例為1.3:1。雖然與其他國家相比,本港大腸癌的發病率屬中等,但本港的患病數字不斷上升,並有年輕化的趨勢。醫學界更預計,到2010年,大腸癌的發病個案會升至4,600宗以上,取締肺癌,成為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首。

 

成因

 

大腸癌的成因仍然未明。但根據統計,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高動物性脂肪、高蛋白質和低纖維,或有機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由於家族成員多生活在一起,並有相似的飲食習慣,15-20%的大腸癌患者的家人亦曾經患上大腸癌,而5-6%與遺傳有關,其中1%為多發性大腸息肉症,而5%左右為非多發性息肉結腸癌。超過95%的大腸癌為腺體癌,大腸癌由大腸黏膜的腺細胞形成由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細胞的時間可長達10年或以上,當中經過基因突變,外觀由正常的黏膜變成息肉,再由息肉轉化為腸癌。

 

症狀

 

大腸癌的症狀如下:

˙大便習慣改變 (例如:持續便秘或腹瀉)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

˙大便後,感覺腸內仍有糞便

˙體重下降

˙腹部 / 結腸絞痛

˙貧血症狀:頭暈、面色蒼白、手腳冰凍、容易心跳、氣喘和疲倦

 

 

分期

 

癌症的分期主要是根據癌細胞的大小,分佈或擴散的情况,將病人分類,好讓醫生能預測病人復發的機會率及决定治療方案,腸癌分期視乎腫瘤對腸壁入侵的深度,有否淋巴或其他器官擴散而定。

 

分期的方法可分為臨床分期或病理分期,臨床分期通常用X光或掃描檢測癌細胞的分佈或擴散情况,病理分期則根據術後主瘤的樣本作病理分析而決定。

 

 

一般而言,中早期結腸癌主要依賴病理分期來作治療決定,直腸癌的情況則有所不同,透過直腸內超聲波檢驗,盤腔部位磁力共振掃瞄,可有效斷定局部腫瘤的分期,對術前輔助治療的選擇會有幫助。

 

醫療方法

 

決定治療方法時,醫生主要考慮癌症的位置、大小、擴散程度、病人的身體狀况及意願現時IIII期的大腸癌的治理以手術為主,第II-III期的病人手術後或須要化療或放射治療為輔助,手術樣本的病理檢驗和外科手術的發現是非常重要的選擇術後治療的根據。至於第四期的腸癌的治理,須每個病人個別處理。

 

用於臨床分期的檢查

 

˙胸肺X光和肝臟超聲波檢查

˙胸腔和腹腔的電腦掃瞄

˙正電子及電腦雙融掃瞄

 

 

治療後

 

患者在治療後,仍需定期覆診;而再發或轉移的機會,多在兩年內發生、超過五年後再發的機會很少。由於大腸癌病徵並不明顯,而且致命於無形;因此,定期的身體檢查非常重要,尤其是高危一族,更加需要加倍留意。如對大腸癌有任何疑問,可請教你的家庭醫生。

 

 

治療小百科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又稱放療或電療,主要以高能量輻射線射向腫瘤,在特定範圍內,殺死癌細胞。因為輻射線可破壞細胞的染色體,令細胞未能分裂,而直接死亡;所以,有效縮小腫瘤。放射治療的作用可分為根治性和紓緩性。根治性的放射治療可與手術時,一併使用;紓緩性治療用於不能以手術切除的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不過,輻射線亦可殺死正常細胞,導致副作用。

 

放射治療在手術前後的作用:

 

手術前-縮小腫瘤,令手術更順利進行。

手術後-消滅殘留的癌細胞,減低復發的機會。

 

手術後的放射治療,通常在手術後4-6個星期開始,但必須確保傷口完全癒合。醫生會決定放射治療的位置、次數和劑量,並在患者身上劃上定位。治療在星期一至五,每日進行一次。治療期間,通常每星期見醫生一次,以觀察病情。

 

 

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又稱化療,即使用抗癌藥物,經血管到達全身,對付體內的癌細胞。化療藥物可分為針劑和口服,主要是破壞細胞結構、染色體、新陳代謝或細胞的分裂過程,殺死癌細胞。對於治療大腸癌,化療可用在轉移性的腫瘤,又或不能根治的局部腫瘤,以作紓緩性治療。化療亦可輔助外科切除手術或放療,以作根治性治療。化療的副作用屬暫時性。

 

 

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的特點,是針對性地對付癌細胞某些特性,因此,副作用比化療少。治療大腸癌的研究報告表示,若標靶治療與化療藥物一併使用,在紓緩性治療中,較化療獨立使用,更能延長病人的壽命。

 

 

常見問題及誤解:

 

我年事已高,一定不能夠接受手術或化學治療,不如放棄治療,順其自然好了。

 

答:隨着醫學的進步,很多長者都可以接受手術或化學治療,當然治療    前須接受醫學評估,千萬不可自己因為年齡的因素而延誤治療,在作決定前請先請教你的醫生。

 

大部份腸癌的手術都須要永久性的造口。

 

答:其實大部份腸癌的手術都不須要造口,有小部份病人或須一個臨時    性的造口,只有小部份直腸癌手術須要永久性的造口。

 

對於第四期的病人紓緩性化學治療太辛苦了,又得益不大,還是不造為佳。

 

答:雖然紓緩性化學治療並不能將已擴散又不能以手術切除的腸癌根治,但現在的化學治療已能將存活率大幅提高,副作用比以前小,千萬別因為一些誤解而放棄治療,在作決定前記緊請先請教你的醫生。

 

什麼是標靶治療?

 

答:標靶治療的特點,是針對某些癌細胞特有的生物特徵而研發的藥物,因此,一般副作用比化療少。治療大腸癌的研究報告表示,若標靶治療與化療藥物一併使用,在紓緩性治療中,較化療獨立使用,更能延長病人的壽命。

 

 

 

 

 

 

大腸癌非切不可?

外科切除手術概論

 

撰文:外科專科梁家騮醫生

 

「醫生,我是否非做手術不可?」先生焦慮地問。

 

「外科切除手術是唯一的根治方法,所以還是建議你考慮接受手術。」醫生回答。

 

「手術後,對我有多大影響…」先生續問。

 

「因腫瘤牽涉肛門的括約肌,所以必須切除肛門,將大腸在左下腹引出體外作為造口,以便日後排便。」醫生解釋。

 

「呀…」先生愣住了。

 

「不用過份擔心,其實大部份病人都能夠適應,生活幾乎如常人一樣,甚至游泳也可以。」醫生嘗試安撫著先生。

 

五十歲剛出頭的先生,在短短五年間,被大腸癌奪去家族的兩位成員。不幸地,在最近的檢查中,醫生亦在他近肛門的位置,發現腫瘤。

 

根治性手術vs紓緩性手術

 

外科專科梁家騮醫生表示,約八至九成的結直腸癌可透過手術切除,若果癌細胞沒有擴散,根治的機會超過七成。即使是已擴散的腫瘤,適當的手術亦起著紓緩症狀的作用,例如:大便頻密、出血,腸道閉塞和穿破等。有部分只擴散到少量器官的腫瘤,甚至可以同時或分階段切除。醫生會考慮病人和腫瘤的情況,才作手術的決定,以達至最有效和合適的治療。為了保存性命,先生當然最後接受了手術。在手術前,他亦進行了化療和電療。先生的復原程度,令他非常滿意。令先生比較其他患者康復得快的原因,是醫生為他進行腹腔鏡切除手術,而非一般的傳統手術。

 

新式輔助療法

 

梁醫生解釋,為得到較佳的治療成效,除外科切除手術外,醫生或會考慮進行新式輔助療法。對於晚期局部直腸癌 (例如腫瘤侵入周圍的器官),可於外科切除手術前,先進行數星期的化療及放射治療,目的在於縮小腫瘤,以提高手術的成效。相比傳統的治療程序,新式輔助療法可進一步減少局部腸癌復發的機會,甚至提高晚期局部直腸癌患者的整體存活率。

 

腹腔鏡vs傳統手術

 

隨著醫療科技日益進步,自九十年代初,腹腔鏡切除手術的出現令不少的患者帶來莫大的好處。腹腔鏡切除手術較適合那些沒有黏附著其他器官的腸癌 (無論是否已擴散)。雖然腹腔鏡的手術較長且較複雜,但對患者卻帶來不少的好處:

 

-傷口痛楚較輕

-復元時間較短

-住院時間較短

-失血較少

-感染可能性較低

-傷口面積較少

 

梁醫生補充,施行腹腔鏡切除手術,醫生應確保手術合乎三大原則。第一,手術必須安全;第二,可徹底清除腫瘤;最後才是令患者康復得快。有研究報告表示,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施行腹腔鏡結腸癌切除手術,其復發率和存活率,可媲美傳統的同類手術。

 

 

暫時性造口vs永久性造口

 

先生那樣,在外科手術時須切除肛門,那造口便是永久性的。永久性的原因,是因為腫瘤生長在近肛門位置 (通常少於5cm),切除腫瘤時括約肌亦必須切除,病人以後不能控制大便,所以便將大腸經前腹引出體外。有時即使肛門可以保留,腸道能連接起來,但若「吻合口」滲漏的風險太高,醫生還是會將位於「吻合口」前的大腸或小腸引到體外,施行造口手術。這種造口是暫時性的,作用是保護「吻合口」癒合。當病人康復後,再安排手術將造口關閉。(將大腸或小腸經腹部引出體外的開口稱為人工造口。人工造口是以小袋覆蓋,以收集排泄物。涉及小腸 / 迥腸的開口,稱為「迥腸造口」;而涉及結腸的開口,稱為「結腸造口」。)

 

手術前準備

 

-一般的血液檢查,心電圖,X光等

-外科醫生再詳細向病人解釋病情、治療方法及風險

-麻醉科醫生的評估

-灌洗腸道、禁食及抗生素等

 

 

手術後跟進

 

-監察血壓、脈搏、體溫、小便及其他體液的數量等

-處方適當的靜脈注射、止痛藥、物理治療等

-傷口有否發炎

-腸道運作、有否腹膜炎的徵狀

-病人整體康復情況

 

梁醫生補充,每項手術都存在風險,而大腸癌切除手術亦不能例外。除一般性的併發症外,特別關於大腸手術的有出血、尿管及其他器官創傷、「吻合口」滲漏等。直腸切除手術亦常引至泌尿及性功能障礙。約八成的腫瘤復發在手術後首兩年發現,所以這兩年可說是關鍵的時候,病人應依從醫生的指示,作出相關的跟進,以監察病情的進展。

 

手術後首年  

3個月覆診1次

 

手術後次年  

約4個月覆診1次

 

手術後第3年開始       

約6個月覆診1次

 

 

覆診一般包括

 

-身體檢查

-癌胚抗原

-每三年進行結腸鏡檢查,直到75歲為止

-若發現可疑徵狀,應安排X光或超聲波檢查

 

梁醫生總結,在計劃治療大腸癌時,不妨到互聯網尋找多一些資料。這不能代替外科醫生的意見,但卻能幫助溝通,找出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


 

 

 

 

 

 

「大腸癌」小測驗

由於腸癌是本港的第二號癌症殺手,近年發病率更有上升的趨勢,腸癌可算是迫在眉睫。隨著生活的改變,腸癌正步步迫近,危害市民的健康。不過,有專家指出,定期普查可助偵察腸癌的出現,亦可令市民更留意身體的狀況。想知道自己有對「結直腸癌」的認識幾多,不如試試下列的測驗啦!       

 

 

資料顧問:腸胃及肝臟專科

余煜基醫生

1. 由息肉形成腸癌的機會有幾多?

 

A)    1%-49%

B)    50%-90%

C)    90%或以上

 

答案:C

九成半以上的腸癌由息肉形成,息肉又被稱為腺瘤,是結直腸癌的前身,生長於大腸內表面的蘑菇樣物體。

 

 

2. 結直腸癌有何特徵?

A)大便出血                   B)持續肚痛或不適

C)經常便秘或腹瀉      D)體重突然下降

E)以上皆是。

 

答案:E。不過,早期結直腸癌多數沒有任何徵狀;唯有透過定期普查,才可及早發現及治療。

 

 

3. 隨著年齡的增加,結直腸癌病發率的趨勢是怎麼樣?

A)下降   B)上升   C)不變

 

答案:B

 

4. 誰是高危一族

 

A) 隨年齡而遞增近

B) 親患有結直腸癌具有較高發病危險

C) 具有大的/數量多的(息肉)結直腸腺瘤

D) 10年以上潰瘍性結腸炎病

E) 患有由已知基因的異常改變(突變)導致的遺傳性結直腸癌綜合症的人群

-息肉病綜合症     -非息肉性綜合症

F)以上皆是。

 

答案:F。如果發現自己是高危一族,應盡早向醫生查詢有關檢查的詳情。

 

5. 沒徵狀的人應何時作預防檢查?

 

A)50   B)60 C)70

 

答案:A。結直腸癌的發病危險從50歲開始隨年齡而遞增,因此,預防檢查通常從50歲開始。

 

6. 若有近親患有結直腸癌者,是否亦應該在50歲才作預防檢查?

 

A)          B)

 

答案:B。若有近親很年輕便患有結直腸癌者,家人應由患病年齡早十年開始作預防檢查。

 

7. 沒有任何病徵也需要檢查嗎?

 

A)需要   B)不需要

 

答案:A。研究發現中,五十歲或以上沒有徵狀的本地人仕中超過一成有大腸息肉,即每約200人就有1位患有結直腸癌。

 

8. 我們可選擇什麼檢查,以減少結直腸癌的出現?

 

A)    糞便隱血檢查     B)    結腸X-光造影檢查

C)    結腸內視鏡檢查        D)    以上皆是。

 

答案:D。不同的檢查對找出結直腸癌都有幫助。


9. 下列那項可預防腸癌?

 

A)    健康飲食

-少吃:紅肉,含高飽和脂肪及高膽固醇的食物

         -多吃:蔬果

B)    多做運動     (每日三十分鐘)

C)    遠離煙酒

D)    以上皆是。

 

答案:D。此外,大腸普查對預防腸癌亦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全攻略

 

「雖然我是乙型肝炎帶菌者,但在上次測試中,結果呈陰性反應,是否代表我已經痊癒呢?」「什麼是『隱型乙型肝炎』?」「雖然我沒有患上慢性乙型肝炎病,但我的家人都是帶菌者,我應該怎麼辦?」「乙型肝炎到肝癌,是否必須經過肝硬化的過程?」「慢性乙型肝炎的檢查是甚樣的?」「治療方面又怎麼樣?」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致的肝臟發炎的疾病。若病人不能在感染後完全把病毒從身體清除,病人就會患上慢性乙型肝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顯示,每年死於乙型肝炎及其併發症的人數超過一百萬。現今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展望已較上一代病人好,因為醫療和經濟的進步,病人大可接受定期檢查及治療,不少長期高活躍性的病人可及早發現和醫治,令肝硬化和肝癌的機會大大減少。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副教授袁孟峰表示,對抗乙型肝炎是一場漫長的戰爭,不過,只要將病情控制得宜,減低病毒量,日後患上肝硬化及肝癌的機會相對地減少。病人也不必過份擔心

 

乙型肝炎在香港

 

乙型肝炎在亞洲較為普遍,就香港而言,高達一半人口曾受乙型

肝炎病毒感染,一般成人的免疫系統都能在急性乙型肝炎後,成功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約1%會在急性乙型肝炎後,成為慢性乙型肝炎病患者。但有在嬰孩時候感染乙型肝炎,變成慢性肝炎的機會就很高,慢性乙型肝炎病患者 (即乙型肝炎帶菌者) 佔整體人口的8-10%,即每百人中,就有 8- 10 人患此症 乙型肝炎在中國大陸仍然是很普遍,防疫針的注射率較低,而慢性乙型肝炎亦不會在短期內在中國被解決。隨著愈來愈多中國新移民湧入香港社會,每天過百名新來港人士將會是香港幾十年後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的主要來源。不過,由於醫學的進步,市民對健康的意識增強,現時的乙型肝炎患病的情況,已較二十年前優勝。在香港每百位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中,少於一位可以差不多完全地清除身體內的乙型肝炎病毒(體內的HBsAg由陽性變為陰性)。所以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生一世的疾病,就像一個不能折去的計時炸彈。

 

肝炎的三個階段

 

乙型肝炎病毒生存於肝臟細胞內。若免疫系統對乙型肝炎病毒作出攻擊,肝臟細胞亦會受到傷害。在不同時期,免疫系統對乙型肝炎病毒有不同程度的反應或對抗。由於免疫系統的不同反應,慢性乙型肝炎可分為三個階段﹕

 

(1)   病毒容忍期   (immune tolerance        phase)通常超過十至二十年,更有長達四、五十年。在這段期間,病人身體沒有任何不適,肝功能測試亦完全正常,但病人體內的病毒數目卻很高。這顯示病人的免疫系統未能有效地察覺乙型肝炎病毒在體內存在,以致病毒的繁殖並未受控制。由於免疫系統沒有對肝臟細胞內的肝炎病毒作出任何反擊,故此肝臟沒有明顯發炎現象,肝酵素也完全正常。當免疫系統發現乙型肝炎病毒並非身體的正常物質,病毒清除期就開始了。

 

(2)   病毒清除期   (immune clearance phase)體內的病毒數目仍然很高,由於免疫系統對肝臟細胞內的肝炎病毒作出攻擊,肝臟細胞無可避免受到破壞,引致慢性乙型肝炎變得活躍,肝酵素大大升高。若這段期間維持很長,肝炎又很活躍,肝硬化的機會就會提高。當免疫系統成功控制體內的乙型肝炎病毒,體內的病毒數目變得很少,慢性乙型肝炎的活躍程度便會大大減低,這時病人的慢性乙型肝炎進入病毒遺留期。

(3)   病毒遺留期   (low        replicative phase)肝酵素正常,體內的病毒數目亦很少(少於10,000copies/ml)。進入病毒遺留期後,肝炎發病較少,肝臟受乙型肝炎病毒引致的破壞也較慢,若病人還沒有肝硬化,將來出現肝硬化的可能性就很低,且肝癌的機會比其他慢性乙型肝炎病患者為少。因此,要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減少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在病毒清除期間,肝臟受到的破壞是非常重要。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主要是減少患者在病毒清除期當中,肝臟所受的破壞,目的是透過長期抑制病毒複製,控制肝細胞發炎。由於病毒沒有被完全根除,患者需長期吃藥,直至血液測試顯示免疫力能控制病毒的複製,才能停止藥物治療,這種口服藥物,副作用較少,但患者必須每日服藥一次,有些病人在停藥後,病情反彈,甚至比療程前更為嚴重,亦出現抗藥性變種,因此,病人應該遵照醫生之指示服藥,絕不可自行停藥。否則,乙型肝炎可能急性發作。至於聚乙二醇干擾素,乃是一種針劑,透過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幫患者控制病毒,從而改善肝炎,而療程約為一年。不過存有不少副作用,如發燒、流感症狀、脫髮、精神副作用、甲狀腺功能異常、貧血等,價錢亦較昂貴。無論那一類治療,衹有處於病毒清除期的病人,肝酵素持績三至六月高於正常兩陪以上,病毒活躍地複製,或者已有肝硬化,才需要接受治療。處於病毒容忍期或病毒遺留期的患者,需繼續定期監察,萬一病人進入病毒清除期或不幸患上肝癌,也可盡早發現和治療。袁醫生總結,在選擇藥物時,病人都應先考慮藥物的強度、變種的機會、安全性 / 副作用、方便程度和價錢。當然,若藥物有足夠的強度控制病情,將病毒變種的機會減低,副作用不多,而且方便服用,價錢就會較一般為高。不過,病人亦應考慮及早治療對日後的好處。

 

 

乙型肝炎兩大謬誤

 

(一)  乙型肝炎根治不了

 

elen是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幸運地她的免疫系統有效地控制體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HBsAg由陽性變為陰性,血液中也驗不到病毒,慢性乙型肝炎似乎痊癒了!後來,她患上淋巴腺癌,需要接受化療。化療幸運地控制她體內的癌症。不過,幾星期後她出現疲倦和眼黃等病徵,測試証實她的慢性乙型肝炎再次急性發作,雖然醫生給病人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藥物,病情始終不受控制,最終因肝衰竭而導致死亡…腸胃及肝臟專科醫生余煜基解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有部份病毒會進入肝細胞核內,並轉變型態成為cccDNA。直到現在,醫學研究還沒有方法清除這些cccDNA。就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內的乙型肝炎病毒受病人的免疫力或藥物控制,HBsAg由陽性變為陰性,血液中也未驗到病毒,肝細胞核內的cccDNA其實仍然存在。一旦免疫力或藥物的控制被除去,乙型肝炎病毒就會“東山再起”,引發肝病。許多患者在血液測試中,血清表面抗原呈陰性反應,就以為自己已經康復,這種概念並非正確。袁醫生補充,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年齡在50歲或以上,儘管沒有血清表面抗原,但他與一個有血清表面抗原的患者,患上肝硬化及肝癌的機會是相等;當然,年輕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沒有血清表面抗原,他患上肝硬化及肝癌的機會相對為低。因此,若患者及早得到適切的治療,將病毒量減至最低的話,就可以減低肝硬化及肝癌出現的機會。

() 肝炎到肝癌   硬化非必然

坊間認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患上肝癌前,必須經過肝硬化的階段;不過,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主任陳力元醫生指出,這種觀念並非必然,根據最近的醫學報告指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沒有肝硬化的情況下,亦可能患上肝癌。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必須定期進行檢查,以防止併發症的出現。尤其是高風險人士,包括年齡較大、男性,以及有吸煙或飲酒習慣的人士,患上併發症的機會較高。

 

 

處理乙型肝炎個人家人雙管齊下

 

袁醫生和陳醫生說,乙型肝炎的病毒並不能徹底地清除,或多或少留在帶菌者的體內;所以,市民應將乙型肝炎處理得宜,並以自己及家人兩大方向著手。帶菌者應該定期測試肝功能,用超聲波檢查有否腫瘤的出現。HBVDNA測試有助評估患上肝硬化的機會。定期監察有助醫生評估肝炎的狀況,從而決定治療的方向。余醫生補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年紀較大的病人,在患上急性甲型肝炎時的死亡率較高,加上甲型肝炎疫苗的效果會隨着肝功能的轉差而下降,所以患者應盡早考慮接受甲型肝炎疫苗注射。患者也應改善生活習慣,如停止飲酒、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避免疲勞過度。小心處理自己的傷口及血液和使用安全套,以免病毒傳播。但更有效的方法是提醒家人驗血,未受感染又沒有免疫力的,應即注射預防疫苗。只要有適當的處理,患者和家人是不需太憂慮其他家人被傳染的!

乙型肝炎更甚於膽固醇

 

許多市民知道自己膽固醇偏高後,在日後的飲食方面加倍留意;亦有不少膽固醇患者為預防心血管疾病,會乖乖地服藥,定期覆診,又或接受治療;不過,袁醫生提醒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處理不當的話,患上肝硬化及肝癌的機會更比因膽固醇而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更為嚴重,所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絕不能掉以輕心,低估病毒的禍害

 

 

 

 

 

 

 

 

 

痔瘡非男性專利疾病

 

常言道:「十男九痔」。痔瘡的確經常發生在許多男性身上;但事實上,不少女性也會有痔瘡的煩惱,尤其是孕婦。隨著香港人的飲食越來越西化,很多人甚至染上多肉少菜的惡習,令痔瘡成為常見的都市病。

 

 

 

其實,每個人都有機會患上痔瘡,但只要對痔瘡多一點了解,一旦發現痔瘡的出現,學懂恰當的處理、及早求診和接受適切的治療的話,就無須過份擔心。

 

定義及成因

外科專科醫生梁家騮解釋,痔瘡是由「肛門軟墊」發脹及脫墜而成。「肛門軟墊」是每個人都有的正常組織,有小動脈、小靜脈及微絲血管分佈於海綿體組織內,以防止對液體及氣體的失

禁;作用就類同水龍頭內的塑膠圈。不過,如果「肛門軟墊」發脹及受損,大便就會出現鮮血;情況更嚴重時,軟墊便會反到肛門外,形成一般人可見的痔瘡。至於孕婦,因體內荷爾蒙改變及盆腔壓力增加,令「肛門軟墊」容易發脹及鬆脫。在懷孕後期,子宮會變得越來越大,或會壓著直腸,引致便秘,令痔瘡更易形成。

 

梁醫生補充,痔瘡可分為四期:

 

第一期

痔瘡處於肛門內,大便帶血。

第二期

痔瘡在大便後反出肛門外,之後便自動縮回。

第三期

痔瘡在大便後反出肛門外,之後必須用手推回。

第四期

痔瘡經常反出肛門外,推不回去。

 

 

新舊治療法

當證實病人患上痔瘡,而沒有患上其他嚴重的大腸疾病後,醫生會從下列幾方面著手,紓緩痔瘡的情況:

 

1. 建議改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以吸收纖維。

2. 培養良好的大便習慣-當有「便意」時,就應盡快上廁,切勿慣性忍耐。如果經常性強忍大便,長久下去,「便意」會慢慢地消失,引起「習慣性便秘」,導致痔瘡出現。如果沒有「便意」,不宜過度施力;亦不應強行坐在馬桶上太久。

3. 外用藥物 可短期紓緩症狀,例如:止血、止痕、止痛;但卻不會令痔瘡消失。

4. 可在門診進行的小手術(Clinic procedure)

例如:橡皮圈結紮-以橡皮圈紮住痔瘡,令痔瘡部份萎縮。

 

如果以上方法亦未能紓緩痔瘡的症狀,病人或會考慮以外科手術處理痔瘡問題。舊式的切除手術,將發脹的「肛門軟墊」切除,所需時間約為30分鐘,但及後肛門的傷口會頗為疼痛,為時數日。至於近年流行的「痔瘡槍環狀切除手術」,「肛門軟墊」並沒有切除,只是將「肛門軟墊」推回原位,再用痔瘡槍將位置固定,以改善出血和脫垂的病徵。梁醫生總結時指出,即使手術後,痔瘡都可能會再出現。因此,梁醫生認為,培養良好的飲食和排便習慣,減少便秘的出現,才是對付痔瘡的最佳方法。